close

      我們請了個導遊兼計程車司機,解說環北景點的文化特色,因此該天下午的支出大約比一般人租小客車多了五成支出,好處是不用花腦子去找路,還有人可以解說。但不經過自己腦子的東西總是忘的特別的快,所以當天他講的東西我們是聽的七零八落,但我們基本上環北的大景點都有到此一遊過(http://ezph.myweb.hinet.net/images/map/cu.gif)。

DSC06464.JPG  


◎北環◎

   首站,是不知名的古宅。說真的,當時我只是隨口問問一些三合院、四合院的建築風格,導遊先生就立刻就地取材講解起來。但當時陽光之炙熱,讓我只想找有冷氣的地方飽餐一頓。導遊先生卻是非常堅持,甚至直接把我的安全帶按掉,逼我開車門。

   他一眼就判定這是日領的大正時代所建,說「鷹」是代表當時的圖騰,其它如平(瓶)安的象徵意義自不在話下。這屋內已經傾倒大半,由石窗內攝入,滿是垃圾。整個澎湖這樣的住宅很多,很多後人直接在旁邊建築新屋居住。

    因為這屋子不是觀光區,所以也不好照太多張,以免太過冒犯。

DSC06431.JPGDSC06437.JPG

  上車以後,導遊先生開始由中國積弱而簽定南京條約開放五口通商的歷史講起,我立刻想起大學畢業典禮上葉董事長的八年抗戰與撤退來台故事分享,瞬間變得非常昏昏欲睡,但因為我坐前座,怎樣都不能讓導遊先生笑我們這團沒戰力(←無謂的自尊心)。還好就是講到這段而已。

   下圖就是當時為了要開放通商,當地居民特地做了一塊碑來鎮住那些樣貌奇特的外國人,很顯然也沒什麼功效;現在這碑的觀光賣點就是這四個中文字很難念,可也猜得出都不是什麼好字就是了,總不會要鎮煞還稱讚對方英明神武。有興趣想瞭解的,請至教育部異體字字典查詢,謝謝。

DSC06442.JPG

   接著就是知名的澎湖大橋和漁人像,這兩個點,導遊就沒有逼我下車了。可他悠悠的說,拍照要注意背光的問題。

   我心想,後製,後製,沒有攝影之眼只能仰賴剪刀手跟後製力。

   可顯然的,他對我段數很low的用DSLR非常之不認同,從後面的一張小照可以完全呈現他內心的OS。

   話說回澎湖跨海大橋,這橋本來只有單線道,所以會車時極危險,直到有次橋塌了,政府才注意到這個問題,修復後築了雙線道。當時改建完成時,恰好是李前總統主政之末,於是,他立了塊碑,碑上書「民之所欲,長在我心。李登輝」名前未落款職稱。

   導遊先生講完後說,「哼,早不修晚不修,做了12年都不修,最後才來修這個碑!」

DSC06448.JPGDSC06449.JPG   DSC06452.JPG

(圖說:這兩張都是透過車窗照的;但第一張的色調是故意又修的更強烈)

  下面兩圖都是玄武岩地形,一樣在車上照的。玄武岩的地層在澎湖可說是景點也可說是日常所見,只要是在郊區常都有外露,只是面績大小與美醜問題。對行家來說,這些地層有許多眉角可談,例入同樣一片景可能就代表不同的年代等等,但對我們觀光客來講,就是「哇!好美,好特殊,拍照拍照。」希望岩石不要默默哭泣。

DSC06458.JPG DSC06459.JPG

   導遊先生配合車程,並巧妙的錯開用餐時間,所以帶我們先到二坎看古厝。

   有關這個古厝群與陳家的事,網路上已經很多了,我是沒打算要贅言。

   這邊很多景色的營造都富有文史工作者的巧思,每個館都各有不同風格,但不知是否與多數遊客錯開時間的關係,很多館都沒有開放。日正當中,沒可駐足,我熱到快要掛了,要知道胖子有三怕:怕熱怕站怕走路。

   還好,古厝的通風總設計的好,只要有進到屋內,都有股自然涼,伴隨磚屋裡特有的味道,我還蠻喜歡這邊的。下次有機會再來,想要一個一個館慢慢逛,只是不知道會不會一個一個館的敗家就是。

DSC06471.JPG

DSC06465.JPG DSC06473.JPG  DSC06516.JPG

  褒歌是這裡的文化特色,四處會夾這樣的牌子引遊客注意,也有個館專門在賣這些東西。


  我們買票進了陳家古厝,他的外型和其它澎湖古厝不同,然而,內部的擺設倒是閩南式融合日式風格的。我會這麼覺得是因為,表姐一進到裡頭就像回到老家一樣的親切,一一向她姪女介紹「我有用這種灶煮過東西喔!」「以前大社甲的...」。我回到家,讓老木先略看照片時,老木也講一樣的話。

DSC06481.JPG DSC06486.JPG DSC06496.JPG
DSC06494.JPGDSC06505.JPG DSC06515.JPG

(圖說:其實整個古厝群很大,我們只有延著一條小路走而已。上圖可以看到整修太華麗的「古厝」,很合觀光客味口的石雕木欄干)

DSC06519.JPG

(圖說:還活著的河豚。我們到的時候有人試圖要激怒他,可惜他今天EQ平靜,沒有成功)

DSC06518.JPGDSC06514.JPG

(圖說:左邊是王哥柳哥,原圖已經顏色很淡,經過後製才變得比較鮮豔。我拍這個只是想到,以前奶奶聽到「王哥柳哥」就會覺得很有趣,然後就會笑出來)

   我確定是第一次來二坎,但不知為啥這些景物似曾相似,是以前逛過的其它文化園區嗎?還是記憶裡有看過影片介紹呢?陌名熟識感除了在二坎出現過外,就是在澎湖生活館裡感覺很強烈。希望不是因為台灣的文史工作者都是用同一套東西和邏輯在規劃園區。


DSC06532.JPG

   喔!對了,我們的午餐在清心飲食,是蔣總統的民間友人,不是台灣那個很紅的清心飲料。我也是吃完才想到要拍,倒是很清楚記得吃的內容:南瓜米粉、炸蝦、海膽炒蛋、生蚵、海菜冬粉。我覺得最棒的是炸蝦跟生蚵。

DSC06528.JPG

   導遊一到店就不見了,還好他有事先傳授吃生蚵的方法。生蚵會泡在醋裡,旁邊會給約一匙的芥末。導遊說,要在湯匙內稍微撈點湯汁,攪一些些芥末在裡面,再把生蚵放到湯匙裡;接著送到嘴裡的時候不要急著咬嚼吞下,要稍微留在嘴裡,才能嘗到鮮味。味道是真的不賴。

   比較麻煩的是,後來旅人中有一人下午起就過敏,我們真不知道是哪道菜引發的。但我們其他三人都沒有症狀,所以也未必是因為這餐飲食的關係。

   如果有機會來到,我深切的建議一定要點炸蝦跟生蚵。

DSC06529.JPG

(圖說:別人是磨石子地,他們是磨貝殼地,柱上也有裝飾)

 DSC06533.JPG DSC06534.JPG

(圖說:是說時代背景大不相同,現在看來,實在是官樣文章,很有小時候學字寫作文範本的意味)

DSC06537.JPGDSC06543.JPG DSC06551.JPG

(圖說:我喜歡有人的燈塔)

 DSC06556.JPG

(圖說:這圖的故事多了,左邊是我們的導遊跟其它團的遊客,右邊是個阿本仔。話說導遊先生前一天可能是載到專業的攝影玩家,加上對照相頗有心得,所以行程中不斷地想要解救我這個沒有攝影之眼的人,但都被任性的我斷然回絕,於是,他就跑去指導其它團的觀光客「如何不背光拍照」。這個阿本仔呢,第一次遇到是在午餐處,第二次就是在這個燈塔,他先主動地幫我們這團的兩位照相,然後就要求跟本團最正的女生合照...心機真是重,難怪老看他在旁邊晃來晃去)

DSC06555.JPG

(圖說:因為背景是燈塔比較美,所以我幼稚的一定要背光照,然後打閃又失敗,只好回家靠後製調亮;還好這時雖然陽光強烈,但沒有藍天,倒不影響畫面。)

DSC06558.JPG 

(圖說:這地方叫啥名已不復記憶,只記得導遊說這地方是風水寶地,背有靠左有青龍右白虎,前面面海還有小島擋煞。導遊先生對此處的風景讚譽有佳,我覺得倒是真有幾分希臘島嶼的氣勢;他覺得這邊的房子沒有漆成白色藍頂頗為可惜,否則整體會更美麗。但我想,這就是在地風情,我們的特色就是亂中的美感,真的要就地取材,不如請大家都一起漆成黃色,也是挺漂亮的,也未必要走外國風。)

DSC06562.JPG 

(圖說:西台古堡大概是跟李鴻章有關的建築物←抱歉我這段很失憶,反正網路上都查得到。這種古堡類的景點,當初設計就是越不顯眼越好,也因此景色大多是一致、單調為主,除非是還兼做為使館之類的用途。不過裡面都另有春秋,像是流暢的空氣、排水、輸送彈藥等等。)

DSC06567.JPG

(圖說:古堡的牆壁是當年建造時特地由福洲運磚來的,福洲磚的特色就是較扁較長,用糯米拌我不記得的物品作為黏著劑;可我也是分不出來哪些是現代補強,哪些是舊的,這種整修過的古蹟很可疑)

DSC06566.JPG

(圖說:這幾管砲是依當時的舊圖仿造的,原砲在戰亂種種時不見了。這麼大的武器可管理到不見,奇怪也) 

 DSC06570.JPG

(圖說:鯨魚洞。只有我這個笨蛋以為真的有隻鯨魚在這裡)

 DSC06572.JPG

(圖說:當天到這裡時就已有變天的跡象,除了陰天再加上海風,坐在這個層次錯落設計的涼亭,風不直吹又全身涼暢,真是舒服。但我不敢坐下,怕就地睡著了。)

DSC06583.JPG

(圖說:印象中好像是櫻花蝦)

DSC06582.JPG

(圖說:這個叫貴賓蝦)

DSC06587.JPG

(圖說:這叫啥我忘了,但他背上會長出小腳抓住貝殼以作為偽裝)

  我們環北行程已經快要到尾端,到了竹灣大義宮螃蟹博物館。景點的細節我就不提了,可以點聯結自己看。

  竹灣大義宮說起來是個很平凡也很特別的景點,廟宇下方展海生物攬客蠻怪,整個佈置就是走那種「十八層地獄」的地下室佈景,只是他們看起來比較歡樂,裡面佈滿黏上的珊瑚礁,賣點就是保育類動物(是經過許可的,在法令公布前就飼養的)、龜類、真的鯨魚骨,以及看起來不怎麼好看的珊瑚。

   隔壁的螃蟹館就比較有趣一點,真的蒐藏了不少標本,展館不大,但裡面隨時都有解說人員。我愛吃螃蟹,但那天才第一次知道,蟹跟蟳是不一樣的動物啊~

   雖然我們看完不會記得太詳細的東西,但有點我是記得很緊,這些螃蟹類的生物只要是腳尾端是黑色的就必然有含毒。是說我不會有機會在海邊亂抓蟹吃,但這種會有生命危險的東西還是記牢點好。

 

DSC06593.JPG DSC06595.JPG  

  環北行程的最後就是通粱古榕樹

  前圖的繞住整個大廟埕的都是同一顆榕樹的氣根,這個除了天然形成外,也有一點點人力幫助;人們會先架一管活動長柱,內填入泥土,然後放置在氣根的下方,等到氣根著土就可延著伸至地面,到時拆掉長柱時就是新的根了。原始的樹頭似乎已經快要癱瘓,由最早長出的枝根環抱住才沒有腐敗。而依華人的傳統,特別是台灣人,這種帶有年歲的植物鐵定附近是有擺香爐的啦!

 

◎夜釣小管◎

   家裡長輩在看到我的行程上有這項,眼睛睜的很大,然後連續大概兩三個長輩說「妳去那邊幹嘛!」我當下下定決心,以後再也不取笑去六合夜市的朋友,我一定會尊重他們的個人意願的。

   事實上,這大概就是觀光跟生活兩種角度的落差。這種觀光船收費頗貴,又釣沒幾隻,時間也短,對當地的人來講真的是不划算。但對遊客來講,我們像是參加一個晚上的體驗營,要知道,多數的我們都沒握過釣竿,而小管吃過不少沒見過活跳跳的,更別說什麼極生氣的小管會變紅色要小心吐墨之類的。

 DSC06599.JPG

  這個船長居然只小我爸一歲,看起來大約四十來歲而已,真可怕。

  當天從傍晚起就開始變天,風極大,而且我們恰好遇上大潮,海相不穩,所以船沒有開出外海。

   早上在吉貝的時候其實我遠遠地沒看到真正的石滬,但坐船出去倒是見到現場版的,於是我硬是出去拍了幾張到此一遊的觀光照。滿船出來畢旅的大學生大概覺得這個阿姨是怪胎。

DSC06600.JPG DSC06602.JPG DSC06603.JPG

 

歐船長說,第一個釣到的有賞──啤酒一瓶。

船長解說很認真,但我聽的很模糊,只聽到什麼夾子不要拿掉之類的。要自己上場時,我還是搞不清是什麼狀況。

接著我延著船邊找沒主的釣干,摸來摸去只剩下角角極難安坐位置尚有一根,我於是很隨遇而安的拎起。記得導遊先生有交待,拿到釣干就過一陣子拉一下(其實還有說很多啦),所以我就拉一下。結果從後方傳來一陣慌亂,「右前方那個小姐不要動,你釣到了!!!今天的第一條出現啦!」

是的,那就是我。

在旁邊的小帥哥接手綣起前,我還處於「右前方,誰阿,好利害啊」的狀態,直到他們拿到我的釣竿。我就想,太扯了太扯了,我才摸到竿不到30秒,最好這也算我釣的。

小帥哥一直要我認真看,說第一尾他教我用,第二尾要自己來。

我是沒啥認真看,因為忙著囂張,「唉呀~畢竟我是個澎湖子孫嘛!」

DSC06606.JPG

如果說第一條是我矇到的,第二條倒是很扎實的是我釣到的。根據船上工作人員的說法,後來在我手下還逃去了兩條。無所謂,能夠釣到兩條起碼不是掛蛋了。聽說隔壁船有人釣到4條,真是利害。

226384_10150175383974259_823889258_6590766_746192_n.jpg  

(圖說:左上是第一次釣到,你看我那種不可置信,右邊則是第二次釣到)

DSC06607.JPG

(圖說:旅伴正妹也釣到兩條;哼哼~我們家族的人不過是隨意出手而已。)

我們釣起來的這些立刻就做成了沙西咪,咬起來真的是很清甜,配上一點哇沙米的刺激,就真的有點海口人的氣質了(←屁啦)。

但靠我們這些肉腳釣,應該會整船餓昏,然後集體跟消保官陳情要求退費。所以船家就下網用補的,左圖就是在起錨。

右邊這個可愛的大學生弟弟則是釣到本傳最大尾的小管,連船長都跑來跟他合照。

 
DSC06611.JPGDSC06617.JPGDSC06621.JPG

(圖說:一對比就很明顯啦!)

DSC06614.JPG

(圖說:海鳥。船上照的嘛,不要要求有多清楚)

   回到到底要不要參加這種體驗行程,我覺得要是時間有配合,去參加另一種海上餐廳的好像也不錯,但是還是有點貴就是。上選呢就是最好可以搭私人的船出去補,那應該會更有趣。要是怕出海,聽說菜園裡那邊又有不同的形式。


   這是行程最滿的一天,感覺上是在選下次的出遊景點一樣。

 

arrow
arrow

    K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