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畢業時每個人都問,「你要做什麼?」這讓我很沮喪,因為,不知道。接著,他們用「你怎麼可以沒有目標」的眼神看我。誰打娘胎出來就知道要幹嘛?正在摸索中不用覺得羞恥吧!

有人跟我說過,人家只是找個話題隨便問問,所以不用太認真回答,給個答案就好。於是,我用這種態度跟沈老師說:我要回家當證券營業員,然後去相親把自己嫁掉。他看起來很不相信。沒關係,我自己也不信,要是想作證券營業員那個領域的工作,當年何必費盡心機填大學志願。

 
如果,也能這樣隨便回應內在的聲音,該有多好。而且,能找到真正想要的工作時,就算聽到有人說「唸書有什麼用,錢賺得比幫我們家打掃的大陸妹還少,沒價值啦!」時,就不會氣到內傷還要笑笑的回說「這樣喔!」──那樣的話是假設我用自以為是的眼神在看人。

在職場,學歷不是重點是真的,我錢賺得少也是真的,但我真的沒想過,唸書就自動有好工作,或工作能力比較強,任何地方都要放空自己重新學起。我的第一份工作沒有靠老師、家族的力量,是自己去應徵去追蹤來的,而且幾乎是一畢業就開始上班,不懂為何要受到這樣的評論。

我覺得自己的態度很健康,瞭解很多東西都有門檻,達不到基本要求,就沒有資格和人談判;換句話說,如果你不是最優秀的,沒有特殊技能,唯一能做的就是,爭取機會,有耐性地多嘗試。學歷起碼讓人有不同選擇。

如同打牌時,下一步要碰,要吃,要胡,還是要看手上的牌,根本還沒到聽牌的時候,跟人家喊「胡」是怎樣,當相公並不能分紅。想要打什麼牌,更不用一一報告給其它人聽,又不是國粹教學。

現在,我在人生這個牌桌上,和命運、機會與欲望交手。

 
還記得之前考試寫自傳,裝酷的在上面扯「我的家庭有標準的中產階級特徵,保守害怕改變追求穩定…,」願現世安穩歲月靜好,是父母畢生的願望;他們對夢想理想追求自我實現…沒興趣,也許要說,他們更實際點,吃不飽什麼都是假的,人生最大的幸福是風平浪靜四肢健全地坐在飯桌聊新聞報導。

有另種人生,雖然驚濤駭浪,但每刻都迷人得像小說,他們的人生常被用成功、成就、頂尖等字眼形容。有時大起有時大落,起落時,都是故事。南部的孩子不少在北部生根,因為年輕,想要更多的可能。現世安穩歲月靜好的境界不是不好,但心癢的像螞蟻爬過。

我承認,還在兩種價值觀中遊走,找更多種可能性。所以,別再問「你想要幹嘛?有什麼目標嗎?」想要扁你啦!別人已經很煩了,搗什麼蛋。

2006/6/1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