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ptt上面看到不知哪來的電訪員大肆抱怨受訪者,用字很激動,對於受訪者的注意力不集中或是講話酸人非常的感冒。根據po文的人表示,她的抱怨是希望大家要尊重訪問員,不要被訪就算了,何必講話酸人。很可惜她用的字句實在太奇妙了,我真感受不到她的原意是要「尊重」。

 


 n1.jpgn2.jpg  

以市調督導的職能來分析,跟訪員打交道算是我很弱的一環,僅次於介紹受訪者跟放線。一方面心疼跟擔心按件計酬訪員的成功率,另方面又氣他們耳朵很硬,上班時數太少。我能體會線上訪問的壓力,但自己又要堅守督導對問卷品質的要求;我知道研究員面對客戶的無奈,但看到問卷時連我都在罵髒話。

 

對我來說,以上就是這一行的特質,看到了,不喜歡就自己默默走開,沒什麼好說的。而且趨勢是只會越來越艱苦,不太可能會變好。這,就是市調部的生活。

 

市調訪問,特別是電話訪問,是一個靠「社會善意」生存的行業,不管是時薪或是案件計酬的訪員,不論是無酬還是有禮品的受訪者,所有成果的基礎都是「受訪者的意見」。有太多的受訪者花了20分鐘到一小時,只得到一句「謝謝,你人真好,辛苦你了,」那真的是種善意的發揮,下一回,那個受訪者可能就會說「不,我知道你們不是詐騙集團,但真的太久了我不要…」。

 

受訪者又不欠我們什麼,那些希望提供寶貴意見云云只是客氣話,我們不過是想辦法問出他們的想法,然後拿那些東西去賣錢,隨機的受訪者什麼好處都沒得到,還要聽一些幾乎鬼打牆的問卷很久,影響自己的作息。這跟一般服務業彼此有「交換」的情況完全不同。

 

我不知道這個人從事這行多久,但她真的很不適合,比我這個抵死不再上電訪線的人還要不適合。而她這種「要尊重」的方式跟態度,大概也只會讓日後的訪員更難做而已。希望看到那一大串討論的鄉民,能記得只有很少數的訪員是這種個性,多數的訪員是非常辛苦的,千萬不要因此影響受訪意願....因為,真的不是每個訪員都這麼有「氣概」的說──反正我是領時薪的,份數不關我的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ay 的頭像
    Kay

    Yichen's world

    K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