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些年,「遊」變多,「記」卻少了。京城這回是獨享的一段,得為文標誌勇敢踏出的第一步;紀念旅遊於自己有了不同的選項。

 DSC04237.JPG  

自己出國這事,不像出門買個早餐,還是到台北訪友,更何況,我去的是中國。旅行,從不想跟團後,一步步越走越自我;去上海時,吳小昕還在那邊,這算探親,去新加坡時,有爸媽最信任的大學室友,這叫同行。

  DSC04241.JPG DSC04242.JPG  

所以,不是探親沒有同行,我得花時間讓家人信任「我可以」。

對話基本如下:

我:「某某某都去德國土耳奇法國回來了,她她她都自己去美國唸書了」

老木:「她們不一樣。」

我:「哪裡不一樣?他們年紀都比我小….我去的地方又不用英文

老木:「因為妳比較笨。」

 

就連同事都說:「妳,平安回來啊

 

臨要出門前一週恰好閃到腰,有好幾天都無法站直,像直行螃蟹。他們擔心指數破表。(噢,我也很擔心,上長城得用一種台灣人才懂的陳小雲姿勢)

 

出門前三天,神明說了「沒問題,讓她去吧!」家人多少像是買了保險,好像也安心了些。於是,我就帶著會天天上臉書打卡報平安的承諾出門了。(為臉書打卡功能按個「讚」吧!)

 

我自知腳力很差,吃不了苦,也懶,不是那種會一分錢三個用途的好孩子,於是,在能力範圍內,我的自由行非常的沒有「背包」精神,許多「必遊」場景被自動省略;即便如此,這趟旅程對四體不勤的我而言,還是相當耗損的~

 

景點方面,我是一天一個大景點,累了就休息。至於整個花費,別問了,「我忘了」。

為了避免麻煩,五天都住同個地方──小院客棧,不是特別推薦,但也不是有什麼太大的過失與不舒服;算是現代化胡同生活,不用特別去逛觀光區的胡同。

 DSC04240.JPG  

第一天(9/25):桃園分公司→桃園機場→北京首都機場→小院客棧→大董烤鴉。

第二天(9/26):金山嶺長城→滿福樓→夜遊故宮天安門。

第三天(9/27):故宮→花家怡園→簋街。

第四天(9/28):頤和園→皇家糧倉看崑曲。

第五天(9/29):恭王府→新疆飯庄→南鑼鼓巷→後海路邊小吃。

第六天(9/30):庸和宮→南門唰肉→北京首都機場。

 

從韓國、香港、東京、上海、新加坡到北京,從團客、團體自由行到獨自上路,我的下一站,會在哪裡?以什麼形式?有些正要成形的渴望,在偷偷萌芽。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北京 自助旅行
    全站熱搜

    K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